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督导 > 同心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同心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2016年11月16日 16:38:16 访问量:1023

同心县人民政府关于

报送同心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自评报告的函

 

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现将《同心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呈上,请审示。

此函。

 

 

同心县人民政府

20161116

 

 

(联系人:丁  文;联系电话:137****0082

 

 

 

 



同心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项目规划(2014-2018)》精神,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厅《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宁政教督〔201620号)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改薄”自查工作,并将自查工作与薄改督导相结合,于119-11日,分县城、东部、西部3个片区6个督导组,对全县92所学校的“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总面积4662平方公里,辖741管委会,总人口37.1万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3所(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106所、教学点34个),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57204人(小学39820人,初中17384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有3289人(初中1156人、小学2133人)。

二、自查自评情况

(一)进展成效。我县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项目规划(2014-2018)》精神,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充分考虑城镇化建设、生态移民、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寄宿制学生实际需求、教育资源合理布局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发展”和“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了《同心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项目规划(2014-2018)》,规划总投资(2014-2018年)5.65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进度情况。

2014-2016年,我县“全面改薄”累计批复资金34178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总计85738平方米。分年度实施情况如下:

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批复资金11037万元(其中土建8541万元,设备采购2496万元),建筑面积26875平方米,涉及学校31所。所有项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竣工率100%,设备采购完成率100%

2015年,“全面改薄”项目批复资金11959万元(其中土建9643万元,设备采购2316万元),建筑面积33759平方米,涉及学校28所。所有项目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竣工率100%,设备采购完成率100%

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批复资金11182万元(其中土建8622万元,设备采购2560万元),建筑面积25104平方米,涉及学校33所。目前,竣工面积22557平方米,竣工率90%,设备采购完成率80%

2.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情况。

一是通过全面排查,采取拆除或加固的方式消除了D级危房。

二是加强了校舍楼梯建设,所有多层建筑都至少设置了2部楼梯;提高了楼梯建筑质量,保证了楼梯坚固耐用。

三是保障了校舍建筑安全,做到了宿舍、教室内外墙面平整,室内外无裸露电线,窗台符合安全标准。

四是规范了校舍室内采光照明标准,做到了校舍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五是配备更新课桌凳11500套,实现一人一桌一凳。

六是按照国家标准配置了满足教学要求的黑板。

七是完成了56所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改造,改造总面积254607平方米,规模以上学校均建有标准化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配置了基本的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切实改善了学生体育活动条件。

八是购置70万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积极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选活动,推进了师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全面改薄”项目使贫困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教育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撬动了地方对教育的投入,我县先后投入14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同心县民族教育园区,极大地改善办学条件,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改善学校生活设施情况。

一是寄宿生住宿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现有寄宿制学校18所,住宿学生11361人。三年累计新建宿舍7460平方米,实现了“一人一床铺”,全面消除了“大通铺”现象,学生宿舍均设置在通风、采光良好的校园内,宿舍安全实行专人管理,配备有监控,建有微型消防站,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新建浴室8个,寄宿制学校浴室在薄改项目完成后可全部覆盖。全面实施了供暖改造工程,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314万元,使121所学校实现电脑数控锅炉集中供暖,供暖改造面积达到14.6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告别了火炉取暖的历史。

二是学生就餐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资金9672.6万,为200人以上学校建设了89所标准化餐厅。自筹资金1200万元,改造了54所规模较小学校的厨房,建设了标准化厨房,配备了各类厨房设施设备。投资465.4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餐厅安装了视频监控,安装了净水设备,使学生吃饭有营养餐,饮水有干净、安全的开水,全面保障了学生用餐用水安全。每年投入202万元,率先在全区实现县城走读初中生和高中生早餐免费供应,2013年我县荣获全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先进县,2015年荣获全国阳光校餐试点县,2016年,在教育部营养改善计划新闻发布会上,我县作法被称为“宁夏声音”。

三是规范了厕所设置。2014-2016年新建旱厕51个,涉及51所学校,总建筑面积6299平方米,投入资金1146万元;有水源的学校设置水冲式厕所,无水源的学校设置旱厕,厕位够用,安全、卫生、无害化,男女蹲位按1:3设置,满足师生的需求。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竣工率100%

四是校园安全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实施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化校园创建工作,投资400万元,实现了中小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先后建设校园警务室30个,48所中小学配备了一键报警器,并与公安系统联网,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64名,并配备制服、警棍和防割手套等装备。全县共成立127个护校队,配备340名安保教师并进行了集中培训。学校各类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应急疏散标志齐全,全县中小学人防、物防、技防达到全覆盖。

4.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情况。

一是全面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认真落实自治区教育厅“不足100人的学校补齐100人经费”的要求,保障教学点正常运行。实施教学点改造项目,累计投入2211万元,改造农村教学点30所。营养改善、供暖改造等民生工程及项目全覆盖。

二是提升综合办学水平。我县现有教学点34所,均为宁夏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学点多媒体资源实现全覆盖,开齐开足了所有课程。各乡镇中心学校对教学点实施“走教制”和“定点帮扶制”,合理安排教学点师资力量,统筹安排教学点课程,保证教学点教学质量。对偏远教学点按照班师比配备教师,并优先安排特岗及青年教师。在发放交通补贴、教师生活补贴时,做到偏远教学点标准最高;在职称评审时,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县镇学校教师参评高一级职称必须有一年教学点或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

三是保留必要的教学点。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按照优先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保留农村教学点,保障边远山区孩子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解决大班额情况。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我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间差距,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和大班额问题,中学辍学率为1.78%,小学辍学率为0%

一是加大投入,优化学校布局。近年来,我县抢抓“全面改薄”、生态移民等有利契机,在县城新建了第五中学、豫海初级中学、思源实验学校(一贯制)、第八小学等学校,启动了县城二小扩建工程,新建了预旺中心小学、王团中心小学等学校,优化融合资源,有效缓解了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二是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制定划片招生办法,严格招生政策,完善招生录取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同时,为保障生态移民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在确保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第五中学、豫海初级中学、南安实验小学定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6.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249.99万元,购置计算机2922台,小学、初中生机比分别为10.4:18.9:1,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912套,建设录播教室12个,为153所学校开通了宽带互联网,34所农村教学点安装了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系统,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资源班班通。

二是强化设备应用。为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县利用“国培计划”平台,组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在全县组织实施教师微课大赛、学习空间评比、“一师一课”等活动,鼓励教师使用录播教室、多媒体一体机等信息化设备,以应用促能力提升,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网络空间实现从无到有全覆盖。在全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中,2015年我县教师注册人数、晒课数分别位居全区第四、第五,有1节优课被推荐为部级优课;2016年我县教师晒课人数目前位居全区前四名,产生县级优课53节,市级优课30节,省级优课18节,部级优课正在评审中。在全区基础教育微课暨网络学习空间评比中,荣获全区第四名。

7.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情况。

一是制定了《同心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在发放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教师生活补贴时,根据各乡镇农村学校距离县城乡镇远近、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环境艰苦程度等因素,将全县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含公办幼儿园)划分为七个类区、补贴标准分390元、420元、470元、520元、570元、620元、660元七个档次,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二是制定了《同心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健全了“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组建了9个城乡帮扶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协作体、7个区域联片教研合作体,定期不定期开展了联片教研、校际合作共进、主题校本教研等活动,推动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三是严格核定乡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我县统一了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小学1:19、初中1:13.5核定。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班额、生源变化情况,适时增减调剂编制,统筹优化使用,切实将乡村学校教师编制落到实处,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四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三年来,我县先后招录特岗教师542人、免费师范生74人、招考事业编教师87人,落实自治区党委53号文件对自愿提出申请并符合条件的362名教师予以提前退休,通过“一进一出”,优化了教师队伍。

(二)质量管理。

1.科学谋划项目实施。一是严格程序,做好项目规划。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为依据,逐校摸底,全面排查,形成“一校一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同心县“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并在全县学校分布图上标注每所学校的改薄任务,实行逐校销号。二是突出“三个保障”,坚持“三个优先”。我县全面改薄项目在规划设计上突出了“三个保障”:即全面保障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建设,重点保障学校基本的办学需求,积极保障改善农村学校配套设施。在推进时间上突出“三个优先”:即优先整村推进脱贫销号村学校建设,优先生态移民迁入区学校建设,优先均衡发展不达标学校建设。

2.突出工程质量。一是规范工程管理程序。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选择上,严格执行合同制、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管理制,确保工程建设前期管理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化。二是严格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实施做到了“八牌两图”和管理制度健全,突出做好“四个严格”:即严格施工区与教学区分离,建筑材料堆放整齐有序;严格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规范,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格排查安全生产漏洞和隐患治理的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工程施工进度,避免盲目赶工、抢工;严格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排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严禁违章作业,坚决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三是严把资金管理的“底线”和“红线”。将变更项目预算、截留、挪用和坐支项目资金等现象作为项目资金管理的“红线”,将按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拨付资金作为项目资金支付的“底线”。对改薄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在项目资金支付上按照工程进度核实工程量,首先由施工单位上报进度,总监核实,甲方确认后编制工程款支付计划,提交局务会议集体研究后拨付使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和上级财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四是严格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对各学校改薄项目填报及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创新机制融合资源。2014年,在自治区教育厅大力支持下,我县与香港言爱基金会达成援建协议,引进帮扶资金1000万元,整合改薄资金6014万元,投资建设了同心思源实验学校,建设面积24098.12平方米,设计教学班49个,容纳学生2345人。目前,该校小学部已经开班招生,有效化解了县城部分学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

4.严格管理强化宣传。一是抓建档,促规范。为使改薄项目高标准建档、归档,我们抽调了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同志负责信息采集、编辑及系统数据录入等工作,按照教育厅要求,认真进行档案整理工作,做到“三同步”:即档案管理收集与工程建设同步、信息采集与规划设计同步、系统数据录入与过程性监管同步。二是抓宣传,树形象。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各种形式,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宁夏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以《同心县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同心县项目建设助推教育发展》等对我县改薄工程进行深度宣传报道。依托宁夏教育电视台、同心县党政信息网、同心县教育信息网、同心县电视台等平台,实现了项目宣传常态化,使全面改薄项目深入人心,深得民心。

(三)保障体系。

1.健全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领导分片包抓教育项目制度。二是明确推进目标。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和生态移民规划,在坚持“补短板、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下,确立了“规划先行、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对全县135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明确了推进改薄项目实施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三是凝聚发展合力。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深入各项目学校,对改薄项目进行督导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形成了以县委、政府为主导,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为主体,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工作合力。各学校成立改薄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抽调专人,明确责任,强化培训,务求实效。

2.强化监督检查。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拦标审计。为降低建设成本,要求投标企业在拦标控制价的基数上下浮3%5%,方可参加竞标。二是坚持过程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招投标过程的监督和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及时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工程推进会,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及时通报工程进度和存在的问题;每季度组成检查组对项目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排除隐患。2015年共检查工地136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3份,停工通知书16份,处罚决定书5份,罚款3.5万元。通过查摆问题,跟踪检查,确保了工程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四)公开公示。为确保“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开项目,接受各界监督。同时,为将“全面改薄”项目打造成让老百姓满意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我县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校园校舍建设、实施成效等信息,及时进行动态公布,报刊、媒体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开报道。每年在同心县党政信息网对部门预算进行公示,确保民生项目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县内贫困人口多,学校分布点多面广,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设施较差,维修改造基数大。

二是项目立项批复前需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手续,涉及部门多,办理周期长,影响项目实施进度,造成部分项目不能当年投入使用。

三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造成已完成“全面改薄”的县城学校就学压力不断加大。

四是乡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

五是已完成改造的农村学校运动场,学生在硬化场地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进行塑化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全面薄改”在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精准扶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建议国家加大“全面薄改”的实施力度,让贫困地区更多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改薄”项目是一项政府统筹的工程,涉及到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下一步,我县将按照项目规划进一步突出项目实施的重点环节,制定好项目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全面薄改”工作任务。

(二)强化督查整改。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主动向县人大、政协汇报通报工程实施进展,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加大工程监管力度,对本次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和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倒排工期、挂牌销号制度,查漏补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认真做好周转安置工作,努力做到工程施工和教育教学两不误并确保校园内部设施绝对安全。

(三)加强使用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要求,做好校舍竣工后的使用、管理及后期维护,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加大设施设备配置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使用台帐,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保证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强化政策执行。认真贯彻落实《同心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同心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提高教师待遇,调整充实重点贫困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重点贫困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确保重点贫困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五)合理补充教师。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加大薄弱学科特岗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力度,安排免费师范生,返聘已退休且能胜任教学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数量不足的问题。积极落实“国培计划”培育性示范县项目及我县对外合作交流协议,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信息化应用等途径实现教师一专多能,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争取区市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加大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落实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解决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和校际失衡问题。

 

附件1: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自查情况表

附件2: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附件1: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自查情况表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1.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进度(10分)

C1.年度校园校舍建设项目竣工率

7

1.项目实施过程中,校园校舍建设竣工率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计7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1

2.项目完成年,竣工率未达到10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备注:竣工率采用双月通报中的最新数据

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竣工率100%2015年全面改薄项目竣工率100%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竣工率90%

7

C2.设施设备购置完成率

3

1.项目实施过程中,采购完成率大于等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计3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1

2.项目完成年,采购完成率未达到10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

备注:采购完成率采用双月通报中的最新数据

设备采购完成率100%

3

B2.保障基本教学条件(14分)

C3.消除D级危房。对D级危房已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3

实地检查发现使用D级危房的,一校扣1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未发现使用D级危房。

3

C4.校舍楼梯。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楼梯坚固耐用,护栏坚固耐用

2

实地检查发现多层校舍建筑(单层建设面积大于200)少于2部楼梯的,一处扣1分;楼梯护栏不坚固的,一处扣1分;楼梯坡度大于30度,一处扣1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楼梯踏步及护栏均符合要求。

2

C5.室内安全。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窗台的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1

实地检查发现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不平整的,一处扣0.5分;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体的,一处扣0.5分;室内有裸露电线的,一处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尖锐物突出、无电线裸露。

1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2.保障基本教学条件(14分)

C6.室内采光照明。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1

实地检查发现室内采光不好或照明设施不完善的,一校扣0.5

室内采光好,照明设施齐全。

1

C7.课桌椅。实现111椅(凳)

3

实地检查发现未实现111椅(凳)的,一校扣1

所有学校均实现111椅(凳)。

3

C8.黑板。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要求的黑板

1

实地检查发现未按国家标准配置黑板的,一校扣0.5

按标准配置黑板

1

C9.体育活动条件。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有利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

1

实地检查发现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未达标的,一校扣0.5

小规模学校无标准化运动场

0

C10.新增图书。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图书使用频率合理确定

1

实地检查发现图书未按生均标准配备的,一校扣0.5分;存在非正版图书的,一校扣0.5

中小学生均图书全部达标

1

C11.升旗条件。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1

实地检查发现未设置旗杆、旗台的,一校扣0.5

均已设置旗台旗杆

1

B3.改善学校生活设施(12分)

C12.寄宿生床位。实现寄宿生11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2

实地检查发现存在“大通铺”现象的,一校扣1

实现一人一床,无“大通铺”现象。

2

C13.宿舍位置。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

实地检查发现学生宿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一校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宿舍均在地上。

1

C14.淋浴设施。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1

实地检查发现寄宿制学校无淋浴设施,一校扣0.5

河西中学、丁塘中学等学校学生沐浴室项目已申报,计划于2017年新建。

0.5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3.改善学校生活设施(12分)

C15.就餐条件。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1

实地检查发现寄宿制学校、供餐学校不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的,一校扣0.5分;学校食堂面积不达标的,一校扣0.5

义务教育学校均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1

C16.开水供应设施。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1

实地检查发现未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的,一校扣0.5

开水供应设施设备齐全

1

C17.厕所设置。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旱厕应按学校专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2

实地检查发现薄改项目学校有水源但未设置水冲式厕所的,一校扣1分。厕位不够且未按13设置男女蹲位的,一校扣0.5分;旱厕未按学校专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的,一校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有水源的学校均设置水冲式厕所。

2

C18.监控急救设施。在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区配备急救箱

1

实地检查发现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未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的,一校扣0.5分;宿舍区未配备急救箱的,一校扣0.5

实现了中小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为48所学校安装报警装置,其他学校逐步安装到位。

0

C19.封闭措施。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

1

实地检查发现未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的,一校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学校有安全的围墙或围栏。

1

C20.应急设施。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

1

实地检查发现未配置消防、应急照明设备或未设置明显疏散标志等应急设施的,一校扣0.5

各项应急设施齐全。

1

C21.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消除学生宿舍明火取暖现象(1分)

1

实地检查发现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没有取暖设施的,一校扣0.5分;学生宿舍存在明火取暖现象的,一校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学校全部采用水暖或者电暖,无火炉取暖。

1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4.办好必要的教学点(7分)

C22.硬件条件。教学点的校舍、体育场地建设、教学仪器配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1

实地检查发现教学点校舍、体育场地建设、教学仪器配备未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的,一校扣0.5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教学点校舍、体育场地建设符合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1

C23.教学质量。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保障教学点教学质量

1

实地检查发现教学点课程安排或教师安排不符合省定要求的,一校扣0.5

均符合省定标准

1

C24.教学点教师安排。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政策的,分别扣0.5

未制定教学点教师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

0

C25.专任教师倾斜政策落实。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的,分别扣0.5

所有政策向农村学校、教学点倾斜。

1

C26.周转宿舍安排。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使用要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需要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使用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需要政策的,分别扣0.5

由于教学点教师人数少,闲置的房子能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

1

C27.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教育资源收放设备配备率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1

实地检查发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收放设备配备率未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的,一校扣1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收放设备配备率达到相关标准

1

C28.经费保障。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政策的,扣1

做到经费保障

1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5.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5分)

C29.消除超大班额。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2

检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省66人以上超大班额未比上年减少的,扣2分;项目完成年存在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扣2

随着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大班额消除难度加大。

0

C30.学校布局合理。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分流学生,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

1

检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全省大班额数未比上年减少的,扣1

符合要求

1

C31.辍学率。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6%以下、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2

检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小学辍学率超过0.6%的,扣1分;初中辍学率超过1.8%的,扣1

小学辍学率0%,中学1.78%

2

B6.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5分)

C32.多媒体教室。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1

实地检查发现农村学校无多媒体教室的,一校扣0.5

所有教室均已安装电子白板,网络多媒体全覆盖。

1

C33.生机比。生机比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2

实地检查发现学校生机比未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的,一校扣1

中小学均已达标

2

C34.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2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推进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政策的,扣2

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资源班班通。

2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1.进展成效

60分)

B7.提高教师队伍素质(7分)

C35.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政策的,扣1

乡村中小学师生比例优于城镇学校

1

C36.交流轮岗。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轮岗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推进县域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轮岗政策的,扣1

制定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

1

C37.生活补助制度。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

1

实地检查发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未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的,扣1

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

1

C38.乡村教师补充。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1

审查有关文件,省级人民政府未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扣1

实施特岗计划、增加事业编教师数。

1

C39.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的,扣1

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

0

C40.乡村教师培训。全体乡村教师进行规定学时的培训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并落实乡村教师校长培训计划的,扣1

制定落实乡村教师校长培训计划

1

C41.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建立并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1

审查有关文件,未建立并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扣1

建立并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1

A2.质量管理

10分)

B8.校园校舍建设质量合格(6分)

C42.校舍选址。校舍选址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要求

2

实地检查发现校舍选址未经规划、建设、环保部门批准的,一校扣1

校舍选址、建设、环保均有相关部门的批复。

2

C43.抗震标准。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2

实地检查发现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低于重点设防类要求或不满足综合防灾要求的,一校扣1

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

2

C44.竣工验收。校舍竣工验收程序符合规定,质量安全验收合格,达到投入使用要求

2

实地检查发现未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一校扣1

已竣工验收的项目质量和外观均合格。

2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2.质量管理(

10分)

B9.设施设

备质

量达

标(

4分)

C45.采购程序。设施设备购置符合政府采购程序

2

实地检查发现设施设备购置不符合政府采购程序的,一校扣1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执行

2

C46.质量。设施设备质量达标,符合教育教学需求

2

实地检查发现设施设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一校扣1分;明显不符合教育教学需求的,一校扣1

质量达标,符合教学需求。

2

A3.保障体系

20分)

B10.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4分)

C47.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研究部署工作,督促工作进度

2

审查有关文件,“全面改薄”工作机构、机制不健全的,扣1分;工作任务不明确,未及时研究部署工作的,扣1

成立了全面改薄领导小组,有具体的分工任务和部署。

2

C48.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各项工作成效比较明显

2

审查有关文件,未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或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作落实的,扣1分;未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专门文件,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的,扣1

定期召开推进会,会同有关部门为教育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

2

A3.保障体系

20分)

B11.资金安排体现省级统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12分)

C49.统筹资金。加强中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相关资金统筹

2

审查有关文件,统筹中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相关资金比例20%以上的,计2分;该比例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1

不断加大义务教育中央投资建设项目

2

C50.落实资金。按照项目规划,足额落实项目资金

5

审查有关文件,按照项目规划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并足额落实地方资金的,计5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

地方资金落实不到位

5

C51.省级资金投入。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投入

5

审查有关文件,省级年度专项薄改资金达到中央薄改计划专项资金100%的,计5分;该比例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1

省级年度薄改专项资金达到中央薄改专项资金的90%

5

A

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自查情况及扣分原因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计分方法(不倒扣分,单项指标分数扣完为止)

A3.保障体系

20分)

B12.

加强监管

确保资金

安全,提高

使用效益

4分)

C52.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严格落实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安排合理,管理和使用规范

2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扣1分;发生影响资金安全等违纪问题的,扣1

财务部门制定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未发现资金使用违纪问题。

2

C53.优惠政策。制定并落实基本建设项目费用减免政策

2

审查有关文件。未制定并落实基本建设项目费用减免政策的,扣2

制定并落实教育建设项目费用的减免政策

2

A4.公开公示

10分)

B13.

主动公开

公示,广泛

接受社会监督

5分)

C54.公开公示。及时公开公示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校园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进度、实施成效等信息的情况,公开公示内容齐全

5

检查省级网站(网页)。及时公开公示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校园校舍建设进度、设施设备购置进度、实施成效信息的情况,公开公示内容齐全,计5分;内容不齐全的,缺一项扣1

教育建设项目均进行公开、公正、公平招标,同时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

5

B14.

社会满意

度较高

(5)

C55.社会满意度。教师、学生和家长对项目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5%以上

5

根据网络测评情况计分。综合满意度85%及以上的计5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1

通过网络测评,综合满意度为98%

5

总  分

100

 

 

93.5









附件2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序号

具体内容

自评情况

1

消除D级危房。对D级危房已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未发现使用D级危房。

2

校舍楼梯。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楼梯坚固耐用,护栏坚固耐用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楼梯踏步及护栏均符合要求。

3

室内安全。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窗台的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尖锐物突出、无电线裸露。

4

室内采光照明。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齐全,光线充足。

5

课桌椅。实现111椅(凳)

所有学校均实现111椅(凳)。

6

黑板。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要求的黑板

按标准配置黑板

7

体育活动条件。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有利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

小规模学校无标准化运动场

8

新增图书。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图书使用频率合理确定

生均图书全部达标

9

升旗条件。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均已设置旗台旗杆

序号

具体内容

自评情况

10

寄宿生床位。实现寄宿生11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实现一人一床,无“大通铺”现象。

11

宿舍位置。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宿舍均在地上。

12

淋浴设施。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河西中学、丁塘中学等学校学生沐浴室项目已申报,计划于2017年新建。

13

就餐条件。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义务教育学校均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14

开水供应设施。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开水供应设施设备齐全

15

厕所设置。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旱厕应按学校专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有水源的学校均设置水冲式厕所。

16

监控急救设施。在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区配备急救箱

实现了中小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为48所学校安装报警装置,其他学校逐步安装到位。

17

封闭措施。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

经逐校排查,实地检查,学校有安全的围墙或围栏。

18

应急设施。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

各项应急设施齐全

19

消除超大班额。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随着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大班额消除难度加大。

20

多媒体教室。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所有教室均已安装电子白板,网络多媒体全覆盖。

 

编辑:李光林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同心县教育局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同心县教育局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